5月11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篇文章的主角——何江,在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次进城……但是,今年5月26日,他将成为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登台演讲的首位大陆学生,当天,与他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是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他是怎么样走向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讲台的?
跟其他父母为送孩子上学选择外出打工不同的是,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何江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几年过去了,外出打工挣钱的人家,又是砌砖瓦房子,又是给孩子带礼物;但是何江的家,仍是一个土坯房子。何江印象最深的,是睡前故事。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好好学习。何江的父母选择了种一辈子的水稻,在家里精心陪伴自己的两个儿子。不管自己多辛苦,每天晚上父亲一定会在睡觉前给两个孩子讲故事,十几年如一日。其实,父亲讲的每个故事都是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梦想的种子在孩子的内心慢慢地发芽长大,引领着孩子从湖南的农村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可以说,何江的父亲就是一位非常的梦想导师。
每个人都要经历四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不同的家庭教育为孩子创造不同的未来。在我看来,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四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情商,促成孩子人格的形成,孩子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由家庭决定的。学校教育虽然也能促成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其主要任务是构建孩子的知识体系,提高孩子的智商。
在家庭和学校之外,社会就是社会教育的大课堂,它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孩子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接触什么样的人,对孩子的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
自我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主要是从孩子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时候开始的,自我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有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步入社会之后却不断走向成功,是因为他自己在不断完善和修炼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觉得有三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角色。
、言传身教——最直接、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我是一个在乡下长大的的孩子,我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但他酷爱读书,湖南每到梅雨季节,经常雨下得太大,干不了农活,他就会到离家6里地之外的县文化馆去借书看。只要遇上干不了农活的日子,父亲一定在读书。父亲的这一形象,就像雕塑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父亲读了很多书,开始想要当一名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在我的记忆中,在湖南炎热多蚊的夏夜,父亲会经常点着煤油灯,光着膀子,肩搭一条湿毛巾,左手缓缓地摇着蒲扇解凉驱蚊,右手臂托在一块小方巾上写字,以防汗水打湿稿纸。桌下放一盆冷水,脚泡在水里。后来父亲如愿以偿发表了不少作品,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他实现了他的梦想。
父亲对事业的追求,对梦想的执着,一言一行,对我而言就是最直接的家庭教育。这对我后来的人生创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只要父母在,家庭教育就在延续,父母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在潜移默化教导我们,家庭教育真正魅力所在正是因为我们的爱是往下传承的!
当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父亲,我更关注我自己是如何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的?言传身教的教育,无需语言却能够让孩子刻骨铭心。
有一年暑期,孩子从美国回来,朋友来家中聚会,突然有个朋友问“胡宸,你的教育几乎是你妈妈一手包办的吧,你爸爸对你也产生过影响吗?”实际上,这么多年你,我也一直想了解在孩子成长路上我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和地位。
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永远也忘不了,爸爸带着我们一家人初到北京的那段艰难时光,为保证生活开支、补济家用,爸爸白天在国际关系学院执教,晚上、周末和寒暑假在外面兼职代课。爸爸在北京的笔投资是辆牌自行车。在北京的前五年里,不管路程有多远,爸爸总是骑着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从来没有打过的士。有一天晚上,外面刮着沙尘暴,我和妈妈在家里焦急地等着爸爸上完课后回家。很晚了,终于等到了敲门声,我们激动地开了房门。门外站着的爸爸却把我和妈妈吓了一跳:满身泥土,头发凌乱,蓬头垢面!爸爸是顶着沙尘暴,把自行车硬生生从中国人民大学推回家的!”
“我心中的爸爸,舍得拼、吃得苦!应该说我在美国同时拿到三个本科学位,后来又成为麻省理工的硕士毕业生,是爸爸的这种精神在激励我。”
听完孩子的话,我陷入了深思。孩子18岁高中毕业就去美国上大学,在美国本科留学期间五年攻读了三个学位,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职世界500强企业……他这些年在国外,没有打过一个让我们感到焦虑、不快的电话,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但可以想象,孩子当时那么小的年纪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文化,一定经历过很多挫败,种种折磨。但我相信他在国外求学期间,一定深深地记得从他开始记事以来,他父亲无论是在湖南还是在北京,任何时候都没有停止过奋斗的脚步。孩子在艰难的时候肯定会想起,再大的挑战、再艰苦的环境,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改变,父亲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难道不是言传身教在产生作用吗?
现在科技、文化越来越发达,很多父母回到家里件事情就是打开手机,你知道孩子会怎么想?就拿我家的例子来说,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孩子18岁前,我们家的电视机几乎不开,以至于现在孩子长大了我们在家里都不习惯看电视。
作为家长,我们对工作是何种态度?我们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行动是什么?孩子会学会感恩吗?孩子知道怎么为人处世,处理人际关系吗?家长需要做的是以身作则,而不是每天对孩子耳提面命、狠狠训话。
千年古训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第二、培养习惯——好的习惯成就孩子的未来!
孩子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
首先说生活习惯,孩子什么时候睡觉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很关键。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每天晚上八点钟睡觉,上小学时九点钟睡觉,上初中时十点钟睡觉,上高中时十一点钟睡觉,上大学以后孩子想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当然规则之外还有例外,周六的晚上,寒暑假允许他放松自由。因为这是规定,他就会去执行,执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成为习惯。
在孩子时间管理上,我们会给他画一个表格,每天什么时间段的任务与孩子达成共识全部写在表格中。你可以添加你想要考核的,想要刻意的去培养的任何项目,每天做到了打勾。孩子没有做到怎么办?打叉会让孩子感到别扭,感到尴尬。我们会告诉孩子次不打叉,空着,还有第二次。第二次没有完成怎么办,孩子会想你会打叉吧?我们还是不打叉,但事不过三。随着孩子的长大,表格的内容会更换,空白的地方也越来越少。
孩子的学习习惯又是如何培养的呢?孩子之所以能够在国外上学,生活,并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具备globalcompetence(全球胜任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英语表达能力很出色。而他的英语能力是在出国之前就已经培养起来的,高一时他的英语水平一般,那是如何在两年之间培养起来的呢?有一部经典美剧Friends《老友记》每集20分钟,总共237集,看一遍下来大约80个小时。我们家到清华附中25分钟车程,中午吃饭时间25分钟,回家路上25分钟,回家25分钟,睡觉之前25分钟。早上在去学校的路上孩子听视频,中午吃饭听视频,下午放学回家路上看视频,晚上吃饭之前看视频,睡觉之前看视频,一天五次。后来在一年时间,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总共看了6遍480个小时,意味着每天看一个多小时。语言输入决定语言产出,外语教学早就指出,学语言要经历一个“孵化”阶段,即语言的储备阶段。在一段时间之内,并不能看出孩子的英语在进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英语能力就会像小鸡从蛋壳中破壳而出,发生质的改变。
任何人学英语都没有捷径,只有靠辛勤的付出。中国孩子中文水平不好,英文水平不好都是因为没有阅读、背诵足够的文章。就像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曾经说的,“人生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在我看来,“人生国际化道路取决于孩子的语文和英文”。中国孩子学英文就应该像我们小时候学语文一样学,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孩子也会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我的孩子也不例外。网瘾、早恋,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都是初中孩子容易犯的问题,这都是我的孩子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有一天晚上凌晨两三点,我们感觉到孩子房子里面好像有动静,我们小心翼翼的来到孩子房门口。孩子的警惕性很高,他一直处于戒备状态,任何风吹草动他时间反应过来,马上采取回应。我们把门推开,看到电脑屏幕上的绿光还在闪。他已经将电脑强行关机,躺在被子里面一动不动。再走近一点去摸电脑,电脑滚烫。作为家长,你的反应是什么?愤怒,语言暴力,甚至拳脚相加?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就是因为这样做把孩子推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结果,孩子会变本加厉,行为越来越恶劣。实际上孩子任何时候做坏事,都会有自知之明,有自尊心,你必须给孩子自尊。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怎么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让他重新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对孩子进行教育,作为家长来说要斗智斗勇,要讲策略。
我们当时采取的行动就是装没看见,悄悄回到自己的房间。第二天生活一切正常,孩子该上学的上学去。孩子晚上经常回来的句话,“妈,我要吃饭了。”这天打开门一看,餐厅、客厅都没动静,旁边就是厨房,厨房里也没有响声。他找到我们的卧室,发现妈妈坐在电脑前,很投入地玩游戏,自己的喊声都没听见。当时孩子很恼怒,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房间也是乱七八糟,平时都是妈妈整理好了。但是他转眼一想昨天晚上自己在玩游戏……其实,妈妈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家里面因为妈妈上网玩游戏,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行,你会饿肚子,没饭吃。如此,孩子自己会类推,“我要是这样,就会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健康”。这就是“以毒攻毒”,斗智斗勇。
大家不要低估孩子,孩子完全会自己思考,很多时候家长犯的错误就是把孩子看成是孩子。孩子不上网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本身并没有错,关键要给他限制,比如说,你一个月大概能给多少时间多少小时。而且你在某种程度上,你还是在激励他。
一句话,好的习惯造就孩子的一生,不好的习惯毁掉孩子的一切。
第三、加强沟通——中国式家庭教育中最需修炼的一门艺术。
我们对孩子没有耐心,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今天太累,有干不完的事情,有烦心的事情。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回家应该放松自己,但却忽略了孩子。
沟通的点就是要学会倾听。孩子在学校受了各种各样的委屈,回到家里不说,或者说的方式不对,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倾听就是你要耐心地让孩子跟你倾诉,平静淡定地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在青春期,对世界所有的事物,对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极其敏感,他会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认识这个世界,去听你说的每一句话,解读你的每个动作和眼神。孩子本来想告诉你事情的全部真相,结果他发现你的面部表情在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他会跟你编另外一个故事。所以你要用心,认真的让孩子把话说完。倾听之后还要学会理解,我们要换位思考,平等的交流。
中国式家长喜欢居高临下,觉得自己就是权威的。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就像是直升机一样盘旋着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然后以为父母就是最权威的发号施令者。其实不然,有时候家长要装糊涂,这对处理孩子早恋问题上尤其重要。但同时要讲原则,我们不跟孩子提这件事情,然后我们在饭桌上跟孩子聊一些相关的话题,很放松地跟他讨论什么时候谈恋爱合适?利于弊是什么?后来他得出的结论是弊大于利。另外要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做好时间规划,这种目标管理,让他无暇分散注意力。
其实跟孩子的沟通需要把握两点:,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第二,要跟孩子定期交流。每天多给孩子5分钟,发自内心地跟孩子沟通,关爱孩子,多倾听他们,多了解他们。有时候父母还要学会“糊涂”,难得糊涂,同时把握好最基本的原则,决不动摇,真正打造一个和睦、幸福、进步的家庭。
所有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我们孩子未来的期望都很高,但是我们每天要问自己,我们今天到底为孩子付出了什么?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常州新航道小编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